當前,我國城鎮化步入中后期發展階段,城市建設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結構加固改造可以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提升城市整體建筑質量,在城市更新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技術的進步、市場需求的增長和政策支持的持續,結構加固改造在我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中,城市更新被賦予了重要的角色,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宜居城市和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管網改造、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等,提高城市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和宜居性。城市更新中的結構加固改造是指對城市中存在結構老化、安全隱患或不適應現代建筑標準的建筑進行加固和改造,以提高建筑物的結構安全性、承載能力和抗震性。
一、結構加固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提升建筑物安全性:許多城市中存在著大量老舊建筑,這些建筑可能存在結構老化、腐蝕和損壞等問題,對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潛在威脅。通過結構加固改造,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結構穩定性,從而減少地震、風災等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
延長建筑使用壽命:通過加固改造,可以修復和加固老舊建筑的結構問題,延長建筑使用壽命,充分利用城市已有的建筑資源,減少新建筑的需求,節約資源并降低環境影響。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許多老舊建筑具有歷史文化價值,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遺產。通過結構加固改造,可以保護這些建筑的歷史文化價值,延續其歷史意義,并將其融入到現代城市更新規劃中。
優化城市空間利用:大規模的結構加固改造可以使得城市中的老舊建筑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優化城市空間利用,推動城市更新與發展。
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結構加固改造可以改善城市整體建筑質量,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質,進而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為城市更新注入新的活力。
二、結構加固改造的重要環節
結構加固設計是一個復雜且系統的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步驟:
1.初步調查和評估
現場勘察:詳細檢查建筑物的現狀,包括結構構件的損壞情況、變形程度以及材料狀況等。
資料收集:收集原始設計圖紙、施工記錄、維修記錄等相關資料。
結構檢測:對結構構件進行必要的檢測,如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回彈測試、超聲波檢測、鋼筋位置和數量檢測等。
2.問題分析和診斷
結構分析:使用軟件進行結構分析,查明結構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
損傷評估:評估結構損傷的原因和程度,判斷損傷對結構安全性的影響。
3.制定加固方案
目標確定:明確加固設計的目標,如提高承載能力、延長使用壽命等。
方案比較:根據不同的加固方法(如碳纖維加固、外包鋼板、增設支撐等)進行技術經濟比較,選擇最優方案。
技術選型:選擇適合的加固技術和材料,根據具體工程條件(如荷載情況、環境條件、施工可行性等)確定加固方案。
4.詳細設計
結構計算:根據選定的加固方案進行詳細的結構計算,確保加固后的結構滿足規范要求。
繪制圖紙:繪制加固施工圖紙,詳細標明加固部位、材料規格、施工工藝等內容。
編制施工方案: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交底文件,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控制。
5.審查和審批
內部審核:加固設計完成后,進行內部審核和優化。
專家評審:對于重大加固工程,還需邀請專家進行評審,確保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報批手續:按照相關規定辦理設計報批手續,獲得有關部門的批準。
6.施工實施
施工準備:根據施工方案進行現場準備工作,包括材料采購、設備調配、施工人員培訓等。
施工監控: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并進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監測。
驗收檢測:施工完成后,對加固部位進行驗收檢測,確保加固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7.后期維護
定期檢查:制定定期檢查和維護計劃,確保加固后的結構在使用過程中保持良好狀態。
檔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工程檔案,記錄所有設計、施工和檢測資料,方便后續維護和管理
您正在向檢測專家團隊咨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