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成因:
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上升,在表面引起拉應力。后由于受到基礎或老混凝土的約束,氣溫的降低也會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當這些拉應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時,即會出現裂縫。許多混凝土的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或變化較慢,但表面濕度可能變化較大或發生劇烈變化。如養護不周、時干時濕,表面干縮形變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也往往導致裂縫。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溫度冷卻到運轉時期的穩定溫度,往往在混凝土內部引起相當大的拉應力。有時溫度應力可超過其它外荷載所引起的應力,因此掌握溫度應力的變化規律對于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和施工極為重要。
裂縫分析:
大體積混凝土因其體積很大,水化產生的大量水化熱無法在短時間內散失,從而使其內部溫升既快又高.一般水化開始后3~5 d左右,內部溫度可達到最高值,此時體積亦急劇膨脹.隨后,由于水化產生的熱量減少,伴隨熱量的散失,混凝土內外溫度開始緩慢下降,同時體積收縮. 由于導熱性差,大體積混凝土內外降溫速度明顯不同,內部降溫很慢,外部降溫很快,內外收縮程度也隨之不同,外部收縮大于內部收縮.這種內外收縮的差異使得混凝土內部給外部提供了約束,產生了外表的約束拉應力.
內外溫差過大時,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混凝土產生表面裂縫。